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吉安KTV招聘网 > 吉安热点资讯 > 吉安名言/句子 >  基督教会在华创办学校发端于伦敦布道会传教士马礼逊(~)的传教

基督教会在华创办学校发端于伦敦布道会传教士马礼逊(~)的传教

2022-07-20 02:25:21 发布 浏览 340 次

基督教会在华创办学校发端于伦敦布道会传教士马礼逊(~)的传教活动。马礼逊年来华,年在马六甲创办英华书院,教授当地的华侨子弟,被视为新教创办的第一个专以华人为教育对象的教会学校。这个学校的宗旨,是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文化,同时也向西方(主要是英国)介绍中国。英华书院创办时间很短,所收学生不多,而且属于初级学校,所学课程除教义外,无非是一些粗浅的读写、识字内容,并不能承担起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使命。马礼逊本人的教育活动,远不如他翻译新旧约《圣经》和编印中外第一部《华英字典》的意义重要。因为这些译经和字典,为此后来华的传教士提供了语言方面的便利,使传教活动得以起步。马礼逊死后,在华传教士于年成立了马礼逊教育协会,这个协会在推动教会教育事业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它以促进英文教学,使中国人取得“西方的各种知识”为宗旨,为此它发起和创办了马礼逊学校。

年,马礼逊学校正式在澳门创立,这是基督教在华的第一所学校,被视为基督教教育事业的嚆矢。在马礼逊学校之前,英国传教士古特拉富夫人已于年在澳门创设了一所女塾,并在其后不久又附设了男塾。马礼逊学校在年到年正式开办以前这段时间内,便寄附于这所学校的男塾,并给予该校以经费的资助。据曾在马礼逊学校读书的容闳回忆,该校所收的学生,多为贫寒子弟,有的家长送子女人学,不过是为了得到教会学校的津贴以资赡养家庭,或培养子弟做个通事之类的洋差而已。学校所授课程主要为初等算术、地理、英文及国文。

年,马礼逊学校迁至香港,学校规模得到较大扩展,学生由原先的名,扩大为年的余人,新增三个班,教师也由原来的人增至人。马礼逊学校创办时间仍然很短,年便告解散,少数学生如容闳、黄胜、黄宽等三人,于年随马礼逊学校第一任校长美国人勃朗赴美留学。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五口通商条约》允许外国人在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开放城市居住,并可修建教堂。其中,法国在年的《黄埔条约》中,还强迫中国承担了保护教学的义务。当年的月,清朝政府被迫取消了延续已达年之久的对天主教的禁令,并于年宣布归还教会财产。这一系列条约和规定,为西方各国的传教活动开了绿灯。教会学校也在上述五口地区迅速创办起来。

据不完全统计,以上海一地的天主教教会学校为例,在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年里,便先后出现了中等教育性质的徐汇公学(亦称圣依纳爵公学,年创办)、圣方济学校(年创办)、启明女学等;小学教育性质的学校有圣若瑟学校(年)、六童学校(年)、新闸学校(年)、土山湾孤儿院(年)、圣鲁意学校(年)、董家渡学校(年),学生人数约余人。由英美两国基督教会主办的学校则主要有圣约翰预备学校(年),A.P.M高等学校(年)、L.M.S中学校(年)和A.P.M女学校(年),学生人数约达人。除此之外,英国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的女传教士亚尔德西在宁波创设女学,为中国本土第一所教会办女子学校;年英国圣公会在香港设立的圣保罗书院、年公理会教士卢公明在福州设立的格致书院,均借鉴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形式,取得较好的办学效果。

这一时期的教会学校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带有明显的配合西方列强政治、军事入侵,借宗教与文化手段软化中国士民的动机。对此,美国学者露懿思曾在《基督教教育在中国之情形》一文中,详细论及:“基督教育之在中国,其起始为年……伊时反对外人之举最烈,故外人用种种方法使中国人民信任,而斯时适谋教育普及,实行开放门户主义,化除国籍界限,教会即开学校,初亦不过于宣讲圣经之外,教以读写知识,及算术字母而已。来学者大率为贫苦儿童,学校免其学费,且有津贴书籍事物者,其后逐渐进步,学校程度提高,且介绍西方学术。”这里所说的“开放门户主义”、“化除国籍界限”,实际正是西方列强凭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目的所在。而“谋教育普及”则为达到此目的的辅助手段。

教会学校的扩展与流布

教会学校在华扩展的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年以前为尝试性的初始阶段,代表性的学校主要为前述的英华书院、马礼逊学校及古特拉富夫人创办的女塾,集中在澳门、香港及东南亚的马六甲等地。年至年为第二个阶段,这个时期的教会学校得到不平等条约制度的庇护,获得较快的发展,分布范围也扩展到开放的五个口岸城市;在办学的规模和数量方面,天主教差会超过了新教。年至年为第三阶段。由于《天津条约》及《北京条约》不仅增开了十个通商口岸,并允许传教士到内地自由传教,这就使教会学校扩大到了沿海主要港口城市,同时逐步地深入到内地城乡各地,教会学校的数量和规模均有迅速的发展。在这一阶段,教会学校的办学手段及学校类型也趋于多样化。由于广泛地分布于城乡各地,因而与中国各种社会阶层及其文化、礼俗接触更为频繁;教会学校借助条约制度所予的种种特权,积极干涉或介入中国各级地方的行政、诉讼及文化教育事务,从而也引起了与中国士民更为频繁的纠纷或争瑞,有的并导致尖锐的冲突。但这一时期的教会学校也出现了教学内容及课程逐步系统化、深化,初级学校为主的学校类型逐步向中等教育增扩的趋势;在世纪年代,开始出现了少量高等教育性质的学校,在介绍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方面,发挥了颇为重要的作用。《辛丑条约》签订后,教会学校获得了更多的发展便利,但由于经历了世纪年代以来中国各地人民频繁激烈的反洋教风波及义和团运动的沉重打击,教会学校开始转向重点发展高等教育,以期培养少数高级知识人才作为代理人,实现其以华治华的战略目标。而在中小学教育领域,为了更有效地吸收或感召中国学生,并能够为中国士儒所认同,则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在教学内容中也增加了一定比例的中国传统知识。因此,年以后可视为教会学校的调整和深化阶段。这一阶段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之后。

教会学校在华的区域性分布,与西方列强在中国瓜分的势力范围有大体对应的关系,并以各国宗教差会作为分割势力范围的主体。自鸦片战争以来,各宗教差会逐步形成了各自较稳定的传教和办学的区域。诸如:北长老会在广东,公理会和圣公会在福州、宁波、上海,巴色会和礼贤会在广东,英长老会在厦门、汕头、台湾,美以美会在福州、江苏、浙江及华中、华北、华西,循道会在两广、两湖,浸礼会在山东、宁波,遵道会在湖南、信义会在两湖,公谊会在四川,内地会在西北、西南,等等。中国除西藏、宁夏、青海之外,几乎所有的省份、均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教会学校。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