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吉安KTV招聘网 > 吉安热点资讯 > 吉安励志/美文 >  “格”字的含义有用“至”字来解释的比如“格于文祖”、“有苗来

“格”字的含义有用“至”字来解释的比如“格于文祖”、“有苗来

2022-10-22 21:26:32 发布 浏览 465 次

“格”字的含义,有用“至”字来解释的,比如“格于文祖”、“有苗来格”等,都是用“至”字来解。然而“格于文祖”,必定要纯孝诚敬,幽冥之间没有不得理的,才称为“格”;有苗氏顽固不化,必要遍布文德去感化而后能至,则也兼有“正”字的含义在内,不可专以“至”字来解。如“格其非心”、“大臣格君心之非”之类,都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的意思,而不可以“至”字来解。

且《大学》中“格物”的“格”,又怎么确知其不可用“正”字而必用“至”字来解释呢?如以“至”字来解,必说“穷至事物之理”,而后其说才可通。这样,用功的关键,全在一个“穷”字,用力的目标,全在一个“理”字。若上面去一个“穷”字,下去一个“理”字,而直说“致知在至物”,怎么能说得通?

穷理尽性乃是圣人的成训,见于《周易·系辞》。若格物的说法果真是穷理的意思,那么圣人为何不直说“致知在穷理”,而必要作此转折不完之语,造成后世如此的邪弊呢?

盖《大学》格物自与《系辞》“穷理”虽大体意思相同,但仍略有区别。穷理包括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工夫,所以说穷理则格致诚正的工夫都包括其中了。说格物,就一定要同时提出致知、诚意、正心,而后工夫才算完备和严密。

如今只说格物便谓之穷理,这就是只把穷理看成知的工夫,而认为格物不包括行,这就不但不能得格物的主旨,而且连穷理的含义也丢失了。后世之学所以分知与行为先后两截,造成圣人之学逐日支离破碎,日益残破晦涩,其根源就在于此。

赏析与点评

自阳明晚明提出致良知教以后,他对心、意、知、物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他用良知来贯穿其对心意知物之关系的解释,所谓“有知而后有意,无知亦无意”,旨在强调“意”是良知之意识,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知觉意识或经验意识。此条后段围绕“意”字来展开论述,指出“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可见,“物”不再是什么与吾心无关的外在客观物,而是与我们人类的实践密切相关的行为物(事),而此所谓“物”完全是由“意”所建构起来的,如果没有“意”的指向,也就不存在任何“物”。

99/138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