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又问道:阴盛产生内寒是怎么回事?
岐伯说:由于厥逆之气上冲,寒气积在胸中而不得下泻,寒气不泻,使阳气消散,而寒气独留,因而血液凝涩,血液凝涩则脉不通畅,其脉虽盛大却兼涩象,所以成为寒中。
赏析与点评
本段所讲阴阳虚实内外寒热的病理含义和现今临床所指不尽一致。“阳虚生外寒”是外感寒邪早期的恶寒症状,并非虚寒,现代临床所讲的阳虚生外寒,是指阳气不足,不温肌表腠理的畏寒。本段所讲的“阳虚生内热”是脾气虚发热,与现代临床所讲的“阴虚不能制阳”的虚热不同。本段所讲的“阳盛生外热”是寒邪犯肌腠,腠理闭塞卫气内郁不得外布郁而发热,与现代临床所讲的阳热亢盛的各种实热证不同。本段所讲的“阴盛则内寒”是因寒气积于胸中,使血脉凝涩不畅,久则损伤阳气而产生的内寒,仅限于胸中,虽属阳虚阴寒之邪过盛,但与现代临床阴盛则寒所讲的一切脏腑之寒证不同。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写奈何?岐伯曰:写实者气盛乃内针 ,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 2 。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 3 。外门不闭 4 ,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写。必切而出,大气乃屈。帝曰:补虚奈何?岐伯曰:持针勿置 5 ,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 6 。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 7 。
气盛乃内针:邪气盛才进针。
如:而。
邪气乃下:邪气才退。